喜樂和神的國
信息經文:《羅馬書》十四章 17 節,「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康來昌牧師
聖經中常教導我們無論在患難、逼迫、誹謗中都要有喜樂: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五 11-12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四 4 ),「要常常喜樂」(帖前五 16 ),「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雅一 2-3 ),「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彼前四 13 )。
患難中的喜樂是聖靈的果子,而聖靈在每一個基督徒裡面, 「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 22-23 ) 基督徒的喜樂不是從肉身,也不是從世界而來的,與所有的美德一樣,都是從上帝而來。若不是從上帝來的,就無法持續,也不是好的了。所以,喜樂必須是從神來的、從聖靈而來的、從信心來。
喜樂也就常常矛盾地是從艱難中而來。在這個罪惡、抵擋上帝的世界裡,基督徒才能有人無法奪走的喜樂,例如保羅監獄中的喜樂,耶穌也說: 「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他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約十六 21-22 ) 「背十字架」的確會有憂愁和痛苦,但因著主的同在,卻又有最大的喜樂,是沒有人能奪去的。
基督徒最大的喜樂是在將來、是在天上。連耶穌基督也 「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十二 2 ) 我們將來必能享受與主人同在的快樂: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二十五 21 、 23 ) 所以,我們現在忠心、良善地忍受各樣的艱難。
不但將來會有,現在也已得到滿有大喜樂的福音,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二 10 )
喜樂和愛一樣,如果真是從神來的,那我們不但要單單愛神、盡心盡力愛神,而且一定會愛看得見的弟兄。我們絕對、永遠、單單以神為樂,也能樂以前叫我們討厭人事物,如同保羅稱他在腓立比的弟兄是: 「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腓四 1 )「我們的盼望和喜樂,並所誇的冠冕是什麼呢?豈不是我們主耶穌來的時候,你們在祂面前站立得住嗎?因為你們就是我們的榮耀,我們的喜樂。」(帖前二 19-20 ) 若真的以主為樂,若真的走在主十字架的道路上,就必看到主所為我們成就的,我們就是與主在一起,以至於保羅能說那些弟兄是他的喜樂。因著神的無所不在,神的恩典使我們在人間就可以有這樣的喜樂。
保羅以最簡單,也是最常起爭論的吃喝來談論如何在神的國中有喜樂: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 17 )
神的國就是神的權柄執行的地方。當我們承認上帝是我們的主,承認上帝有權柄的時候,我們就是在神的國裡了。在神國裡,有些人信心比較軟弱,有些人信心比較剛強。
《羅馬書》十四章 1-2 節,「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但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軟弱的,只吃蔬菜。」
信心堅定的人,不因為食物祭拜過偶像就不吃,他因為相信神所造之物都是潔淨的,於是感謝的吃;而信心軟弱的人,以為偶像有能力,就不敢吃祭拜過的肉類。其實不只肉類,許多土地和其上的菜蔬也都被人所祭拜,那豈不是沒有食物可以吃了嗎?況且空氣也是屬於空中惡者的,那我們豈不是就不應該呼吸了嗎?要相信宇宙萬物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中,我們也都在主的手中。
「 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 這裡不是叫我們不要判斷的意思,而是要避免陷入意氣之爭的辯論: 「也不可聽從荒渺無憑的話語和無窮的家譜;這等事只生辯論,並不發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提前一 4 )「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提後二 23 )「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這都是虛妄無益的。」(多三 9 )
但辯論並非絕對不可。聖經中《以賽亞書》指出神和人辯論: 「耶和華說: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賽一 18 )「耶和華起來辯論,站著審判眾民。」(賽三 13 )「眾海島啊,當在我面前靜默;眾民當從新得力,都要近前來才可以說話,我們可以彼此辯論。」(賽四十一 1 )「你要提醒我,你我可以一同辯論;你可以將你的理陳明,自顯為義。」(賽四十三 26 ) 耶穌和神的僕人也常常在和猶太人和外邦人辯論: 「耶穌到了門徒那裡,看見有許多人圍著他們,又有文士和他們辯論。」(可九 14 )「約翰的門徒和一個猶太人辯論潔淨的禮。」(約三 25 )「當時有稱利百地拿會堂的幾個人,並有古利奈、亞力山太、基利家、亞西亞、各處會堂的幾個人,都起來和司提反辯論。」(徒六 9 )「保羅、巴拿巴與他們大大的紛爭辯論;眾門徒就定規,叫保羅、巴拿巴和本會中幾個人,為所辯論的,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徒十五 2 )「保羅照他素常的規矩進去,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徒十七 2 )「每逢安息日,保羅在會堂裡辯論,勸化猶太人和希利尼人。」(徒十八 4 )「保羅進會堂,放膽講道,一連三個月,辯論神國的事,勸化眾人。」(徒十九 8 )「我為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意念,原是應當的;因你們常在我心裡,無論我是在捆鎖之中,是辯明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得恩。」(腓一 7 ) 若是要清楚明白地辯明福音真理,那是好的。
《羅馬書》十四章 3-4 節,「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
正確的神學仍可能產生錯誤的態度。雖然凡物沒有不潔淨的,但若因此輕看別人軟弱的信心,就是錯誤的態度。保羅說,也不要批評論斷,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在爭論中還維持和氣。
當我們論斷別人的時候,就是在論斷別人的主人。所以,當我們論斷肢體就是在論斷神。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祂知道每件事的前因後果、是非對錯。人沒有智慧,也沒有資格論斷神的僕人。
神會使軟弱的肢體站立,這句話使我們非常安心。只要信靠真神,主就能使他站穩。我們很容易灰心,不相信能以卵擊石。我們也隨時都可能跌倒,但神的國不會被任何力量勝過,神的國只會打敗任何不屬神的力量,如同《但以理書》中所描述的: 「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二 44 )。
《羅馬書》十四章 5-6 節,「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守日的人是為主守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因他感謝神;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的,也感謝神。」
保羅說,信心堅定的人什麼都敢吃,信心堅定的人什麼日子都是主日。這裡信心軟弱的人正是我們今天覺得比較屬靈的人,信心剛強的反而是我們看來比較不屬靈的人。有神學家誤以為越大膽、越放肆的人就是信心越剛強的人,所以提倡祭祖。這是絕對錯誤的。難道我們可以說,信心剛強的人就敢犯淫亂,信心軟弱的人就不敢拜偶像嗎?保羅的意思不是這樣,保羅是說「信心軟弱的人」,不是說「沒有信心的人」。敢提倡祭祖、同性戀的人,是「沒有信心(仰)的人」,不是「信心軟弱的人」。但那些敢去拜偶像或犯淫亂的人,不是信心軟弱,反而是沒有信心,只是利用「信心」這個高貴的字眼去做放縱情慾、得罪神的事。
保羅這裡是指信主的基督徒,就是真的接受耶穌基督作我們救主、真的相信聖經裡的真神的人。的確,基督徒有剛強與軟弱之分。在這樣的弟兄姊妹的關係中,神要我們 包容、 接納信心軟弱的肢體,但 要意見堅定,知道自己的堅持。因為,我們的 接納絕對不是無可奈何的接受那些不願意改變的惡形惡狀。神是按著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但這接納並不是放縱罪惡。如同浪子回家被父親接納後,不是繼續吃喝嫖賭,乃是棄絕了以前浪蕩的惡習。所以,接納軟弱的肢體,並不是消極地不去改變或縱容他們,而是用上帝的大能把壞的、不好的、差勁的地方一一改變過來。
我們的信仰,從最淺的認識到最深的領悟,其基要真理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上帝怎樣愛我、赦免我、拯救我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人。無論信主多久,每個基督徒、神學家、牧師或平信徒,都需要重聽福音,讓這福音來改變我們,使我們這樣卑鄙、虛假、無法與魔鬼對抗的人,因著主的恩典夠用,因著倚靠神,變得剛強、聖潔和善良;也越來越知道這樣的聖潔和善良不是來自我們,而是來自上帝。軟弱使我們害怕,但也會使我們得到平安,只要我們去倚靠上帝。
《羅馬書》十四章 7-12 節,「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主。你這個人,為什麼論斷弟兄呢?又為什麼輕看弟兄呢?因我們都要站在神的臺前。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這樣看來,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
我們在神的國裡尊基督為我們的主,不會有哪一件事不照主的意思去做,無論吃喝睡醒,或工作,或休閒,每件事都是為著主。當你愛一個人就會為他而活。愛神不只是責任,就像初戀和熱戀時的瘋狂和癡迷,是朝思暮想,並願意為對方改變自己的喜好和習慣,而且甘心樂意,只要對方喜歡。沒有神的愛則是虛假,不要因為文宣、數字、報告而去服事上帝,必須是因為基督的愛激勵我們。當然是因為神先愛我們,我們才能去愛別人。
把癡情和著迷用在人的身上是不值得,也很費力的。當我們越來越認識神時,就當把一切的愛慕放在神身上。神國的愛與人間的愛是不一樣的。基督徒的愛,第一個要素是 「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惟有不斷從上帝得力量,人才可能行出真愛。愛不是無限?容、忍辱負重,那只是助長罪惡。因為,愛是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我們在神的國度裡,神的愛會叫我們感動,使我們吃喝都感謝主;神的愛也會叫我們順服真理,不違反真理。
所以,我們活是為主而活,死是為主而死: 「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我們是重價買來的。」(林前六 19-20 ,七 23 ) 包括我們保養顧惜身體,都是為要成為更好的神僕。
在神的國裡,神負全責。 「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 :每個人將來都要在神面前陳明每件事:不是別人的事,是自己的事。我們每天也都需要在神面前承認說明每件事。我們常常成天都在別人的小事上生氣;作父母的更是在管教兒女的事上篡位(與上帝搶兒女)。不要輕看或論斷弟兄,因為我們自己才是最需要在神面前有平安良心的人。
《羅馬書》十四章 13-16 節,「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唯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
保羅繼續在談論這看來極小的事,但這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不要作意氣之爭,不要絆跌別人,就是不要使人跌倒犯罪。信心剛強的人不要在吃喝的事上炫耀自己,叫軟弱的肢體憂愁、敗壞、跌倒、毀謗,以致敗壞,或叫軟弱的肢體不出於信心的模仿你吃喝,以致犯罪。所以,比較剛強的基督徒可以有信心、自由的吃喝,但不要叫軟弱的人因你的自由而跌倒、被毀壞了。就如同,若穿著暴露會叫人跌倒,就穿著整齊吧!
《羅馬書》十四章 17-23 節,「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在這幾樣上服事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是什麼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你有信心,就當在神面前守著。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
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和衣著,但吃喝衣著的原則十分重要。中國人就是太在乎吃喝。我們基督徒是為主吃喝;若不是為主,吃什麼、喝什麼都是錯的;其他每件事也都是一樣。在主的憐憫中,芥菜種般的信心就可以發揚光大,就有盼望和愛,就必然能站立得住。
神的國需要公義、和平是指基督徒生活中公正和諧的氣氛。公義、和平是建立在信靠神的根基上。信靠神要盡可能彼此接納,不要為這些事批評論斷。
保羅說,要在一切的事上服事基督。服事基督不是成為執事、長老或宣教士,也不是參與教會裡的各樣活動;而是在平常的吃喝小事上,能叫軟弱的肢體不憂愁,甚至能叫他們喜樂。這是令神喜悅的。
原來 神的國在乎叫那軟弱的肢體有聖靈中的喜樂 ,這就是服事基督。能吃能喝能在神面前守得住當然很好,但在面對軟弱的肢體時,若能捨棄合理的權柄,使他喜樂,這就是在神國裡的人,這就是背十字架。服事神,背十字架,捨己,得到聖靈中的喜樂,竟然是指對軟弱的肢體,有一份?容,使他喜樂起來。
在不違反真理的前提下,為了不叫軟弱的肢體憂愁,我們甘心地、喜樂地、忍耐地不吃不喝某些食物。這種不求自己的益處和快樂,反能得到喜樂,能活出喜樂。這就是十字架的道理。
整本聖經有同樣的原則,就是順服神。雖有合真理的自由,但為了不叫軟弱的基督徒跌倒,就放下這樣的自由。在不違反真理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吃虧、忍耐。人間的快樂就是要讓自己滿足,基督徒絕對不是「禁欲主義」,不需要苦修,更不是虐待自己,我們是全世界的人中最能合神心意地、正確地、健康地享受世上一切物質東西的人,我們之所以能享受這些,就是因為把神看為唯一順服和服事的對象。我們的始祖就是因為吃了上帝叫他不要吃的東西上失敗了。
每個基督徒在進入神的國中要成長,就要有這種愛;這種愛就是捨己、不求自己的益處,還能在捨己和不求自己的益處中喜樂;這種愛就是保羅在含冤、委屈、悲哀、被囚時,還能剛強、積極、喜樂地寫下《腓立比書》的原因。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在監獄中寫下比《腓立比書》更喜樂的書了。
聖經中的喜樂,還有當牧羊人找回失羊時也是非常喜樂的, 「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太十八 13 )
當被鬼附的婦人被拯救時也是非常喜樂的, 「耶穌說這話,他的敵人都慚愧了;眾人因他所行一切榮耀的事,就都歡喜了。」(路十三 17 )
當安提阿教會知道耶路撒冷會議決定不強制外邦人要受割禮和遵行猶太人的律法的時候: 「眾人念了,因為信上安慰的話就歡喜了。」(徒十五 31 ) 他們是因著在靈裡得著自由而有充份的喜樂。
保羅看到信徒順服,他就喜樂: 「你們的順服已經傳於眾人,所以我為你們歡喜;但我願意你們在善上聰明,在惡上愚拙。」(羅十六 19 ) 總之,我們喜樂的基礎是在於神為我們所成就的奇妙的事上。
最後,聖經中還有另一種喜樂,是更令我們無法想像的。這句特別的經文是: 「正祝福的時候,祂就離開他們,被帶到天上去了。他們就拜祂,大大的歡喜,回耶路撒冷去。」(路二十四 51-52 ) 從《使徒行傳》一章和《約翰福音》十三、十四章來看耶穌升天時的歡喜:
當最後晚餐後,耶穌替門徒洗腳時,說了件很奇怪的事:「我要走了。」在彼此相愛的人心中,最悲哀痛苦的事莫過於分離了。當耶穌要與門徒分開時,還說: 「我要去的地方你們現在不能去( 耶穌指的是上十字架和死 ),但後來你們也都要去。」 彼得最愛耶穌,所以問耶穌:「?去哪裡,無論?去哪裡,我都要跟隨,甚至願意為?而死!」耶穌說: 「彼得,天亮以前你會三次不認我!」 耶穌接著說: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 不要憂愁就是不要亂,要放心,一切都會有最好的結果,「神應許你們的憂愁都要變成喜樂」。
當耶穌釘死、離開門徒時,門徒的世界崩潰了;但是,當耶穌復活回來後,崩潰的世界又復合了;然而,耶穌又走了,這時他們應該更難過才對;但是,因著聖靈已經把盼望放在他們心裡,所以他們反而能夠大大喜樂。
基督徒的生活要美滿甜蜜,就要忠心信實。如此,有神的同在,必能叫我們站立得住;又因基督那不可思議的愛和力量,使我們能體恤別人的軟弱,使我們與他們一同有聖靈中的喜樂。所以,要有聖靈中的喜樂,就必須?牲自身可以享受的自由,使其他的肢體喜樂。但是,如果沒有十字架上的愛,這一切是都是重擔,都是虛假。